【橙新聞】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向上海合作組織減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致賀信,強調發展導向的國際減貧合作模式。據新華社發布的全文,這封賀信系統闡述中國參與全球貧困治理的實踐邏輯。
「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議程減貧目標,貢獻了72%的全球減貧量能。」賀信援引世界銀行數據,佐證中國方案的有效性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報告顯示,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減貧援助覆蓋面近五年擴大47%。
值得關注的實踐案例包括中巴農業技術示範園項目,該合作使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小麥單產提升28%。上合秘書處數據顯示,成員國間已建立14個減貧聯合工作組,2023年跨境電商扶貧通道促成3.2億美元農產品交易。
本次論壇特別設置「數字減貧」議程,中國鄉村振興局將展示「雲端診療」等12項智慧扶貧技術。這些技術在貴州山區試點期間,使因病致貧率下降19個百分點。
國際發展研究專家張宏洲指出,中國正從單向輸出轉向知識產權共享模式。其團隊追蹤發現,中亞國家採用的「光伏+牧場」生態減貧方案,已形成可複製的技術包並完成37項國際專利備案。
論壇期間,中方宣布將擴大上合減貧基金規模至5億美元,重點支持數字基建與氣候韌性項目。這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新制定的乾旱地區扶貧指標形成戰略呼應,預期惠及中亞及南亞地區680萬農村人口。